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 · 河洛书院

首页 > 书院动态 > 正文 >

“河小文”漫游记——洛阳站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9日  点击:


为了发掘、宣传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河洛地区文化,增加河洛地区青年人的文化认识、文化认同与归属感。河南科技大学积极响应团省委开展的“万名大学生‘返家乡’沿黄社会实践”的活动,河洛书院一些学生成立了“河小文漫游记”团队,利用寒假时间对河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探索、实践活动。本期“河小文”来到了洛阳站,对洛阳地区的非遗文化—“关公习俗”进行一个了解。

为了更好地了解关公信俗,“河小文洛阳分文”决定到关林庙去进行为期3天的调研。1月13日早晨,河小文实践团队在关林庙前面的广场集合,调研活动正式开始。通过一天的参观和搜集资料,小文先对关林庙里面的环境、建筑以及每个建筑的文化蕴含有了深入了解,为接下来的调研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1月14日小文又在同一地点集合,计划通过景区内的游客来了解关公信俗。

景区内人山人海,游客们兴高采烈地来来往往。但是当小文进入景区采访了一些游客关于关公信俗的信息后,发现很多游客并不了解关公信俗甚至没有听说过,于是游客采访只得暂且搁置。

1月15日上午,小文三人来到景区内讲解中心,向工作人员表明了想要了解关公信俗的来意,他们对小文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专门安排了景区讲解员。讲解员很详细地讲解了关公信俗并阐述其中的内涵。小文了解到关公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公一生所体现出来的“忠、义、仁、勇、义、礼、智、信”,是关公文化的精髓,也是关公精神的核心,为几千年来海内外炎黄子孙所推崇敬仰。与景区讲解员告别后,此次洛阳站调研活动告一段落。

通过此次在洛阳站的调研,小文认识到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还有所欠缺,传承非遗离不开群众们的力量,只有我们大家都树立起良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使黄河文明得到生生不息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