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河洛书院“五治融合”发展成就观察团以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五治融合”机制为主题展开“三下乡”调研活动,关注在疫情常态化下五治融合对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作用,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方面的历史性变化和成就。
他们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题材,重点关注五治融合给市域社区和乡村的最大效益,学习了解试点区的宝贵经验,帮扶偏远地区走基层善治之路。以爱育德、以德促治,深入基层治理,观察到各地区在党建引领“五治融合”工作中,以新时代红色教育基地为重要阵地,不断汇集德治资源,创新德治载体,丰富德治活动,积极推进活力、幸福、平安的德治工作建设。
下足“凝心铸魂”之功
刘小雨同学来到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参现乔尔玛烈士纪念馆。那里巍然矗立着乔尔玛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正面用红字写着“为独库公路工程献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背面基座上镌刻着修建天山独库公路时壮烈牺牲的128名烈士的姓名。乔尔玛烈士纪念碑代表的正是不朽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凝心聚魂”。
黄静同学来到位于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是对这支立过无数战功的英雄部队成长发展历史最形象的概括。
传承是最深沉的缅怀,弘扬是最好的纪念。张海涛同学来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深入了解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只有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才能无愧于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史铭辉同学参与汝州市临汝镇东营村党群服务中心“乡村振兴”主题宣讲活动,用家乡话真正把党的理论传达到群众心里,提高群众思想意识,弘扬文明新风。
杨艺同学在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税物总局旧址进行相关调查,她了解到:红色税务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它真切反映出了革命为了人民,革命依靠人民的现点,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下足“以文化人”之功
张海涛同学前往西安市易俗社大剧院,观赏秦腔代表剧日《伐董卓》、《白蛇传》、《哭长城》等,他在考察日记上写道:“秦腔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戏曲音乐文化发展的根基,它深刻诠释了汉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秦腔承载着广大西部地区人民的精神寄托,是人们互相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秦腔旷日持久的历史文化和现实价值。”
下足“崇德向善”之功
基层党组织以“服务人民”为主旨,安排部署多场“志愿服务”示范活动,满足基层群众多元化需求,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发展。8月9日,汝州市各单位深入开展“三清一维护”志愿服务活动,为市民营造干净整洁、井然有序、文明和谐的优美环境,切实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增添动能。
下足“典型引领”之功
7月28日,汝州市临汝镇文联负责人为乡镇广大干部群众作了主题宣讲,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弘扬社会正能量,让传统美德在全社会汇聚起强大合力,共建文明新风尚。
刘小雨同学对汝州的共产党员进行了入户采访,细心聆听老一辈共产党员的经历与故事,她看到了共产党员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勇于献身的忠诚和担当,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力量。
在社会实践中,“五治融合”实践团成员收获颇丰。无论是从老党员身上感悟初心、汲取榜样力量;是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追寻红色基因;还是在红色苏区浸润红色革命记忆;或是在建设大西北精神衬托下,唤醒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都激励着同学们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的洪流中,用实践回报社会,以感恩回报祖国!